相聚洪山,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各民族青年学子携手诵经典

12月7日,洪山“大学之城”校地统战联盟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旨在促进辖区高校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各民族青年学生互信认同、交心交流,让联盟高校学生共同品味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共同叙写同根同源手足亲情。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洪山辖区的8所高校19支队伍共78名学生参赛,其中有17名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学生,还有来自维吾尔族、壮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学生,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各民族青年学生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查道林出席活动并致辞。武汉市台办主任刘红鸣,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胡素文,市台办副主任冯锦,市民委副主任卢建文,洪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田等出席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比赛现场,选手们精神饱满、声情并茂地讲述家国情怀和手足深情。参赛节目既有《大江颂》《诗词中的锦绣中华》等令人捧读再三、沉吟至今的经典名篇,也有《就是那一只蟋蟀》等讴歌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各民族血脉相连、情感相融的现代诗文。参赛选手们在精心选取的配乐、视频中直抒胸臆,共同演绎中华经典的深邃魅力,共同抒发着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的热爱和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各民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期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评委从文本内容、艺术表达、语言技巧、仪表形象、整体效果等方面对选手作品进行评分,最终13个节目脱颖而出。其中,华中师范大学代表队《大江颂》、华中科技大学《秋天的怀念》获得一等奖,武汉大学代表队《诗词中的锦绣中华》、华中农业大学《就是那一只蟋蟀》、华中师范大学《祖国颂》、武汉体育学院《就是那一只蟋蟀》等四个节目获得二等奖,中南民族大学代表队《大漠敦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床》、华中农业大学《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华中科技大学《我用残损的手掌》《听听那冷雨》、武汉理工大学《祖国颂》、中南民族大学《父亲的科尔沁》等六个节目获得三等奖。他们以声音为媒,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表达真情,展现了中华文化与诵读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

洪山“大学之城”校地统战联盟长期致力于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各民族青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文化为桥,该联盟将继续搭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更新更大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廖宇智(通讯员 程秀莉 陈新安)

图片来源丨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