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已过,夏日气息愈发浓厚。5月的暖阳下,洪山菜薹基地“鸿薹圃园”科普种植田里,辣椒苗、玉米苗、黄瓜苗早已冒头,一片葱茏秀色。浇水、锄草、施肥、插牌……来自洪山区武珞路小学的孩子们探秘蔬菜成长之旅,体会农民伯伯的劳作不易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将“珍惜粮食”铭记在心。
“鸿薹圃园”科普种植田项目于去年在洪山街道鸿岭花园社区启动,今年是活动启动的第二年,已经俘获了不少新老学员的“芳心”。武珞路小学党支部书记范小芳介绍说,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2021年起,武珞路小学就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少年之家”,开启了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长达3年的探索。“1+1+1≥3的“家校社协同”绿色教育生态体系,形成一个助力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的强大教育磁场。
01
借力“本家”
多门兴趣课程百花齐放
武珞路小学服务的辖区为洪山街道鸿岭花园社区,是原城中村改建还建片区,辖区内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等特殊家庭占到未成年人家庭半数以上。
聚焦学生负担重、家长看护难、社会托管乱,家庭育人经济投入大等民生问题,同时填补学校课外教育空白、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武珞路小学担时代之责,联合洪山街道鸿岭花园社区、民办升本考试学校及周边高校、文化交流中心、科普团体、红色教育基地等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之家”志愿项目,以鸿岭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活动阵地,实现校地共建,每周末开展室内授课与室外活动相结合、学习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青少年托管班,将文明实践之风吹到群众身边。
“周末托管班开设初期,我们就结合学生年龄段发展特点及兴趣爱好等,通过多方考量,成立了专项教师课程开发教研组,由多位资深教师引领统筹开展趣味课程开发。最终开设了绘本之美、数学之趣、英语之旅、科技之光、艺术之彩、体育之道、音乐之声等7个兴趣班,1个青少年教育研讨工作室。”范小芳介绍说,这批兴趣班重在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文学艺术创作与欣赏)、创造发展(科学精神)、自主能力(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健康生活(体育、食育、环保、安全)、社会实践、职业探索六大板块素养。
去年,依托毗邻洪山菜薹基地的天然地理优势,田园拓展课程也正式上线,为孩子们带来全新的实践拓展体验。今年,乒乓小将课程也正式上线。通过各种趣味课程,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辖区学生逐步养成热爱阅读、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能在实践课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灵活反应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学校已开展120余节各类课程,吸引2400余人/次参与周末实践活动。
02
联结“小家”
育苗培优从“心”出发
“双减”之后,曾经习惯给孩子报各类培训班的家长们焦虑情绪不断增加。和家长代表研讨后,武珞路小学汇聚教育专家团队、心理专业辅导团队和优秀教师力量,通过“青少年之家”将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送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能力提升指导系列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和成才观,了解科学的育儿策略和技巧,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人际关系,滋养孩子“孕穗拔节”。
张女士连续参加了5期家长课程。她说,自己平常工作比较忙,跟孩子的沟通比较少,随着孩子年龄增大,亲子关系逐渐变得疏远。听说“青少年之家”开设了《怎么说孩子愿意听,怎么听孩子愿意说》主题系列家长课程,她学会了用孩子的视角感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接纳孩子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我的心态积极了,孩子受我的感染也能更加健康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学校通过亲子体验活动实践课程,开展亲子互动式的育德、健体、研学和励志训练。”范小芳说,家长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逐步提升家庭教育和家庭建设能力,家庭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学生通过实践课程传承传统美德、增强身体素质、增加生活体验、磨炼坚强意志,双管齐下,“双减”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除了在“青少年之家”开展亲子体验活动实践课程,武珞路小学还在每学期开展“课后时光咖啡汇谈”,让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研究专家共同参与、平等对话,让家、校、社三方能够充分听到在“双减”政策之后孩子们的真实心声,采取更加积极的策略,更加合理的育人体系来满足孩子们的真实需求。
倾听“小家”成长需求、联结“小家”力量,武珞路小学搭建共生桥梁,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同向而行。
03
合力“大家”
打破边界全域服务
善合力,善借力,共发力,事方成。武珞路小学打破校级边界,联合鸿岭花园社区、升本考试培训学校两所共建单位,打造“1+1+1≥3”的“家校社协同”绿色教育生态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活动共办、共建共育。
鸿岭花园社区里,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空间、多媒体设备等一应俱全,是“看娃”首选,因此被选定为“青少年之家”活动阵地。民办升本考试学校党支部因牵手武小党支部共建,也积极发挥自身英语课程专业优势,每月为孩子们带去生动有趣的英语课程。整合周边高校资源,“青少年之家”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创建了“心语小屋”,护航学生和家长身心健康发展。3年来,“心语小屋”为社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团辅和个辅达6000余人次。
多方携手下,“青少年之家”周末托管班“辐射”对象逐步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志愿者加入到托管队伍中来。在植树活动中认识植物了解生命;参观中国建筑科技馆,感受中国建筑的魅力;前往汉口镇戏码头了解城市发展历程;学习中国节气,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国防教育,组织军事化国防夏令营,磨炼坚强意志;走进菜薹基地种植蔬果,感悟劳动的辛苦与粮食的来之不易......一系列丰富的课程和有趣的实践活动,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今年,辖区的乒乓球教练梁绍湘老师主动找到鸿岭花园社区工作人员加入公益授课队伍,成为托管班的“公益教师”,社区乒乓球课应运而生。第一期乒乓球启蒙课,社区招募了10名无基础、有爱好的小朋友。“我希望让小朋友们爱上乒乓球,让社区成为孕育好苗子的摇篮”,谈到对未来的期许,梁绍湘信心满满。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丨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廖宇智(通讯员 陈轩)
美编丨陈张超 责编丨张宾
统筹丨郑锋 审稿丨蔡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