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2021年全省中基层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考核结果,15家中基层法院考核排名靠前。其中,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闯入基层法院前十。
2021年以来,洪山区法院大力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年”活动,通过优化诉讼服务、强化司法办案、深化善意执行和延伸司法服务,持续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省营商办推广了洪山区法院工作经验。
优化诉讼服务用“快招”
建立涉企案件快速通道,构建当场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的立体化服务工作格局,全面加强诉讼引导,有力提升涉企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一窗服务、集中办理诉前保全、委托鉴定等诉讼服务水平,办理网上立案15787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40次,有效降低企业诉累。建立多元快速化解纠纷机制,积极引入律师调解、行业调解、基层组织调解等,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妥善化解涉企纠纷7131件。大力推进全流程在线诉讼,提升电子诉讼应用规模和质量,电子送达63610次,电子送达适用率74.15%,在线庭审935次,线上退案款4.3亿元。
强化司法办案用“妙招”
坚持贯彻“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工作理念,在审判工作中,针对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的履约难问题,依法准确适用不可抗力规则,合理平衡当事人利益,引导诉讼各方共抗风险。大力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细化案件繁简识别标准,健全程序分流机制,简易程序适用率71.91%,独任制适用率97.2%。制定《规范审限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对涉企诉讼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推动审判工作提速增效,小额诉讼程序平均审理期限仅22.21天,妥善化解涉企纠纷2113件。全面推进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评估制度落实专项检查,涉企案件评估率100%。参与构建武汉城市圈司法协作机制,深化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推动“执转破”有效衔接,依法保护破产企业及债权人合法权益。在湖北某工贸有限公司诉某房屋征收部门、某街办事处行政协议案中,判令征收部门及时向公司破产管理人支付补偿款,该案入选“湖北法院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截至目前,4件涉企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
深化善意执行用“活招”
认真贯彻善意文明执行要求,充分考虑疫后企业经营困境,综合运用活封活扣等方式,开展服务“六稳“”六保”专项行动,依法公正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找准利益平衡点,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促成当事人互谅互信。充分利用辖区网格全覆盖优势,推进网格员司法协作工作,努力解决查人找物难题,2021年以来共执结涉企案件4674件,执行到位8.47亿元。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与阳新某碳素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执行实施案中,巧用“活封”方式查封企业生产资料,审慎采用被执行人自行处置财产的模式,使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最大程度实现财产溢价,实现执法办案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相统一,湖北电视台报道做法。创新财产保全及执行工作机制,试点开展以银行独立保函代替传统财产保全措施,切实减少司法行为对企业经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全省率先对涉企案件保全申请人发出《财产保全案件权利登记证书》共计45份,担保总金额3.19亿元,工作举措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创新案例,《人民法院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报道做法。
延伸司法服务用“实招”
不断延伸司法审判职能,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月” “司法服务三进”“企有所呼、我有所应”园区行等活动,主动走访服务辖区企业30家,走进洪山科技创业中心、创意天地等园区现场答疑,组织涉企公众开放日活动十余场,召开涉企法律风险防范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司法需求,着力解答企业法律难题,工作经验在《人民法院报》登载。编印《涉企法律热点50问》,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依法维权。发布《行政审判工作白皮书》,发出司法建议15份,针对房屋征收拆迁中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工作简报被市委办公厅采用。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邓洲(通讯员 高禛)
美编丨张锦涛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洪山大学之城
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
微信公众号ID :hsdxzc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