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联合上门服务 助力“拿地即开工”项目落地

“你们的到访,不仅让我对新政策有了明晰的认知,也让我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怀。”3月15日,面对上门服务的洪山区工改办(洪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工作人员,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芯片研发基地建设指挥部常务指挥长黄进很是高兴,“原来还可以实行告知承诺制,你们上门真是太及时了。这下我们有信心在月内开工!”。


能事达公司是三峡集团等国资投资的国有控股企业,位于洪山经济开发区北港工业园。计划开建的长江三峡数字芯片研发中心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A地块5716平方米和B地块5114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9800万元。该项目作为六个子项目之一,被纳入武汉市政府与三峡集团签署的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内容。

“为与三峡集团部署一致,项目开工迫在眉睫,但是因为施工图还没完成,我们担心过不了图审,所以一直不敢开工,心里很是焦急。”黄进说。由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洪山分局、洪山区建设局、洪山区行政审批局相关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改办“智囊团”随即支招:建议公司按“承诺可开工”模式审批。他们此行就是过来提供技术支持,并建立跟踪服务机制。

原来,早在2020年5月,武汉市出台《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的意见》(武政规〔2020〕6号),对符合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承诺即可开工”。申请人作出符合相关要求、违规责任自担的书面承诺后,审批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不再对项目进行实质性审查。工作人员向黄进解释,告知承诺制就是把项目审批流程由“串联式”升级至“并联式”,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洪山区2022年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调整审查时序”相关要求,对长江三峡数字芯片研发中心产业园项目这类有一级基坑的房屋建筑工程,可以实行基坑工程先行审查,主体施工图联合审查后置,加强事后设计质量检查的便利措施。

据介绍,为推进洪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洪山区工改办牵头协调全区各部门,于2022年3月8日制定出台《洪山区2022年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同时,为做实“承诺可开工”工作,实现“拿地即开工”目标,区工改办组织规划、建设、审批等部门对可以实行“承诺可开工”的项目企业进行上门服务专项行动,落实工改政策,确保“三证齐发”。

为进一步打消黄进的顾虑,工作人员不仅向他现场解读《意见》,还送给他一本《惠企助企政策及服务指南》,并指定专人与公司员工建立联系,方便后期提供“精准服务套餐”,为企业提供全程“帮代办”。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事达公司签下《项目承诺书》,一同到场的北港工业园代表签下《武汉市“承诺可开工”试点项目告知书》,双方表示将按照本次协商意见,尽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据了解,洪山区已完成青菱都市工业园两个工业项目按“承诺可开工”模式完成审批,其中武汉智联创星中心项目创造了3天内4证发齐的记录,企业反响良好。目前,洪山区工改办正通过逐一上门服务,计划对绿洲云网ICT产业基地等多个优质项目实施“承诺可开工”,达到洪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营商环境再优化、企业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再提升的目标,为实现洪山高质量发展起到强有力助推作用。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邓洲(通讯员 骆玉琦)

美编丨张锦涛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洪山大学之城

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

微信公众号ID :hsdxzc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