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法院:源头治理化纠纷 诉前调解惠民生


近日,洪山区洪山街某小区物业公司给洪山法院送去锦旗“真情调解出成效,秉公办案暖人心”。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感谢法院法官及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业主们都更加理解我们的工作,目前已有55户缴纳了物业费,日后我们也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年初,洪山法院受理了洪山街某小区的物业公司诉王某某等59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法院调解法官陈敏委派武汉市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对该批案件组织调解,调解员黄晓雪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我不是不想交物业费,而是物业的工作没做到位。”当黄晓雪与业主逐一电话沟通时,这是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其中,业主李先生说经常下班回家找不到停车位,业主王阿姨说家里的水压不大……这些事都让业主心里不痛快,为此不交物业费。久而久之,业主与物业矛盾升级闹到法院。

黄晓雪意识到只有解开双方心结,才能彻底化解矛盾。一方面,向物业反馈业主意见,物业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积极落实整改,比如加强对外部车辆的管控等措施,合理保障业主停车便利;另一方面,及时向业主解释,客观向业主反映物业所做的工作。在陷入僵局时,调解法官陈敏及时介入,向业主释法说理。说情和释法双管齐下,业主们消除了对物业的误会,大家握手言和。

陈敏介绍,许多业主白天在上班,很多时候没有办法赶到法院说明情况,她们则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在线调解。通过“背靠背”的调解方式,高效地解决大部分的案件。同时,对于有强烈反映诉求的业主,她们也会请到法院调解室来,与物业面对面沟通。

今年2月,70多岁的李大爷,带着记录着物业各种“罪行”的小本,来到法院准备好好倒一倒“苦水”。“小区外部环境差,跳广场舞的噪音大;楼栋门禁管理不严,经常出现敞开的情况……” 李大爷对着小本一条一条向黄晓雪倾诉,认为物业没有尽到管理责任。黄晓雪耐心地倾听并逐条记录李大爷的意见,与物业沟通,当场协商解决方案。

在黄晓雪的建议下,物业主动与广场舞负责人沟通,对方同意调小音量,搬到稍远的空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对于李大爷反映门禁不严的问题,黄晓雪多方了解发现,系其他业主习惯不同所致。于是一边向李大爷解释其中的原因,另一边也建议物业加强巡查。最终,李大爷消除对物业的误会,带着笑意满意地离开了法院。临走前,对着黄晓雪竖起大拇指,说道“法院不愧是人民的法院,感谢你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

像李大爷这样的面对面调解,黄晓雪组织了许多场。她说,诉前纠纷调解平台为物业和业主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我们作为第三方,可以客观公正地摆事实讲道理,双方都能够信服,在矛盾升级时及时介入纠纷安抚双方情绪,防止矛盾扩大化。有效沟通几个回合后,业主诉求得到满足,主动缴纳物业费的比例大幅提升。调解员既做“传声筒”又做“隔火墙”,最终数十起可能进入诉讼的物业纠纷,诉前就得到了化解。

“小物业”纠纷,关系到“大民生”。物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洪山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把诉前调解的释法明理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立案人员与特约调解员之间的协作,促进矛盾各方当事人理性、平和的解决纠纷。2021年,该院诉前调解案件共计8232件,成功化解调解案件4866件,出具调解书186件,司法确认170件。今年1-2月诉前调解案件已达1521件。大量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得到及时、高效、一站式化解。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邓洲(通讯员 高禛)

美编丨张锦涛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洪山大学之城

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

微信公众号ID :hsdxzc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